发布时间:2023-08-28浏览次数:518
中新网江西上高12月7日电(巫发阳 金丽岚)眼下,正值晚稻收购季,走进位于江西宜春市上高县的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卡车正整齐地停在库区,等待着全方位的“体检”。
“‘体检’指的就是质量检测环节,我们需要对每一车粮食的质量指标、储存指标以及食品卫生指标进行全方位检测,如果不符合收购标准,我们就会予以退回。”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储科长潘亮介绍说。
图为全国各地运来的粮食在上高县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等待检测。巫发阳 摄
据了解,粮库工作人员会操作智能扦样机对每一辆卡车的粮食科学均匀地扦插8个-10个点进行样品抽样,随后质检员会对样品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水分、杂质、脂肪酸值、黄曲霉毒素、重金属镉等指标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扦样环节,通过不定点扦样,确保了样品的代表性。样品检验环节,我们通过扦检分离、盲样检测、条码传递、封闭检验,杜绝了‘关系粮’‘人情粮’。”潘亮补充说,每车粮食的质检时间大约在15-18分钟,繁忙的时候质检员每天需要检验60多车粮食。
图为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稻谷进行重金属检测。巫发阳 摄
质检合格后,卡车司机驾驶着卡车来到地磅台过磅称重,随后将卡车停在库区门口,粮食经过传送装置与振动清理筛装置清除秕谷、石头、破碎粒后再存入粮仓,司机随后驾驶空车驶上地磅台,工作人员便会在一卡通中录入粮食总量、实时结算粮款。
“每辆卡车、每个流程,都需要在一卡通中进行详细登记,一卡通就像是一张身份证,包含了所有的信息。”中央储备粮上高直属库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左圣毛继续说,中央储备粮入库采用一卡通系统,从入门登记、扦样、检验、检斤、入仓,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查询详细信息,实现全流程精准溯源。
图为从全国各地收购的稻谷正在经过清理筛处理入库。巫发阳 摄
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大国粮仓”科技感满满。内环流控温系统能够保障粮食在“智能空调房”里健康、舒适度过一年四季。智能粮情系统则是保管员的“千里眼”“顺风耳”,通过埋藏在粮堆里的温度传感器,保管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粮堆内各部分的温度变化。
据了解,从2014年起,中储粮开始实施智能化粮库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改造传统粮库。安装高清摄像头、粮情传感器,至今已实现智能化粮库建设全覆盖。中央储备粮在舒适、安全的智能化粮库里健康度过一年四季。(完)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7日电 (戚亚平 杜新民 郑亮)近日,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团金银川镇20连,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阡陌纵横,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连队农民艾合买提·吐尔地正在高标准农田里忙着收滴灌带,为来年耕种打好基础。
艾合买提·吐尔地告诉记者,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棉花机械化逐年提升,植保无人机、打包采棉机、残膜回收机、智能深翻犁地机等广泛应用,全连棉花播种、耕地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产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俯瞰高标准农田。杜新民 摄
“我种了46亩棉花,以前每亩地产棉花300多公斤,改造以后棉花亩产500多公斤,年收入17万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艾合买提·吐尔地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职工群众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一团金银川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所有农田实行水、土、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机耕作的高标准农业生产条件,让连片的土地、齐整的沟渠成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必备的硬件基础,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一团金银川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种山介绍,2023年,团镇实施3.7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对原先的滴灌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对年久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小块地改造成大块地,并对原先的机耕路进行沙石铺设,保证农民出行安全。
捡拾滴灌带。郑亮 摄
第一师阿拉尔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90万亩,已建设高标准农田235万亩。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该师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耕地质量大幅提高,种植面积、种植水平、综合效益逐年增加,一幅以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新疆兵团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着力做好“土地文章”,建成一批“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新疆兵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77万亩,占耕地保有量的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6个百分点。(完)